第722章 召见孔夫子-《寒门小甜妻赵策苏彩儿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秋影雁飞,摘菊泛酒。与友登高,欢声载舞。琴声悠悠......”
    赵策看了一眼这首诗,又看了一眼旁边的人。
    他试探道:“曹公子的诗,看起来挺......很是轻松。”
    其实赵策想问,那天登高明明曹公子受人排挤,怎么这诗还作的这么欢快?
    曹公子也不知有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,脸上带笑,语气平和。
    “过节,自然是开心的。”
    “我等刚过了秋闱,正是该高兴之时,又何须伤春悲秋?”
    那天自己什么都没做,就得了一盒贵到死的点心。
    这写一首诗当回礼,虽然死了一点脑细胞。
    但怎么算都是不亏的。
    这怎么能不高兴呢?cascoo.net
    赵策看着他的样子,也笑着说道:“确实。”
    送完礼,讲学的博士也差不多来了。
    曹公子礼貌的和赵策道别,回了自己的座位。
    他和赵策不同,并不算多聪明。
    曹家花了很大的力气,才送他进国子监读书。
    自然是要勤奋读书,日后也好衣锦还乡的。
    经过曹公子这么一说,赵策本来人还有些飘忽,也赶紧让自己冷静了下来。
    如今已经快到十月份,明年二月就是会试。
    换了学堂后,学堂里苦读的气氛更是浓烈。
    行百里者半九十,可不能在这时候松懈下来。
    该写的题目,自己在乡试的时候已经押的差不多了。
    赵策便不打算像先前一样,只用填鸭式的考试来让自己学习。
    而是每日准时到国子监,听取讲师们的讲学。
    八股文考试,虽然后世不少人都持批判的态度。
    说它束缚了人的思想,让整个社会停滞。
    但赵策却并没有太多的厌恶。
    相反,在古代越是读书,他越是体会到了八股文三个字的含义。
    赵策认为,这是历史到现在为止,最为公平的科举制度。
    设定好了框架,指定了考试的内容。
    就算是家里没钱,不能从小开始读书的人,也能靠着一股子的勤奋,有能出头的机会。
    当然,社会要进步,这些日后也是要被淘汰的。
    赵策便是这样怀着敬畏之心,对待自己的考试。
    白日上课,回家还有思考一番,到了下个月月中时,要再次给太子讲什么课。
    至于上次对弘治皇帝说的改革的事情,赵策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