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老实人赵策-《寒门小甜妻赵策苏彩儿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他出的题,自然比张县令一个监生难得多。
    等到见到第一场经义文题目的时候,考场不少考生已经心态崩溃了。
    崔大人出的题,是一道混搭题。
    前半句引用的,是《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》中半截。
    后半截,又从别的地方截了一半出来。
    幸好赵策受后世网络对于八股文的影响,自己自创过很多这种半截半截的题目。
    略略思索了一番,便提笔在草稿纸上尝试破题。
    崔大人坐在上首,看到底下不少考生脸上一片青黑。
    便知道这题目难倒了不少人。
    不过也有不少的考生,开始埋头答题了。
    四书义是混搭的题目,五经义,自然也是。
    赵策写完的时候,看到也有几个人已经提前交卷了。
    看来这学问好的人,哪里都是不缺的。
    赵策拿着自己的卷子,也提前交了上去。
    崔大人眼皮都不抬的,接过他的卷子。
    挥了挥手,示意赵策可以走了。
    等赵策走后,他喝了一口茶水,才开始看卷子。
    “赵策……”
    崔大人微微思索了一下。
    这个名字,他倒是曾经听过。
    先前他治下的两个县城水灾,那缓解朝廷赈灾压力的人,正是这个名字。
    而后。
    张县令在京考察时,大计上也写了这人的名字。
    崔大人顿时来了兴致,仔细的看起了赵策的经义文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一天的考试后。
    赵策还算勉强正常。
    邱书白脸色有点严肃,吴学礼也直接哭丧着脸,说自己估计过不了了。
    与他们作保的另外两人,脸色但是如常。
    赵策原以为,这第一场考试这么难。
    后面两场,估计也会难度不小。
    却不想,后面的判论和策问,都比县试简单的多。
    县试的策论,写的是救灾。
    府试的策论,也写的是与救灾相关的,水利。
    赵策想了想,这策问要写的是实在的东西。
    他前世的时候,倒是有见过一些分析明清水利的文章。
    于是,他毫无压力的把这些内容,占为己有。
    对照着唐宋古文的路子,把中心思想往里套。
    洋洋洒洒写完后,又检查了几遍。
    交卷时,才发现他是最早交卷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